2010/9/20

太宰治的自殺哲學「人間失格」

share

太宰治自殺數次至終的人生,小說作品「人間失格」也就像其未完的人生篇幅一般,最後由作者自己為作品劃上句點。不論是消極面的自殺和墮落沉淪、逃避等人生態度和反應戰後日本社會群像心理與重生振作心理的積極面,太宰治所影響後世對其作品的態度是直觀卻又兩極化。


電影版則是以偏向傳統的電影方式來詮釋原著,也許多人期待會像中島哲也《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那樣創造出美妙奇幻且不同於太宰治化身大庭葉藏,並非期望且很不同的是全片都回歸到一種古典傳統的電影製作概念,一切單純講求演員之間的基本互動,沒有華麗的場景和配樂或運鏡,少量的旁白敘述和忠實的原作文字內容重現。因為注重原作重現的演繹,反而明顯發現在立場上也是偏向美化理想感強,去除掉太宅治強烈的以自殺、沉溺、女人為結果論的人生自述。要說其傳統古點尊重原著,卻也似蜻蜓點水般的跳過許多負面重點來表現。比起內容橋段等不夠精彩或過於沉悶冗長,缺乏一針見血的大膽表現作者其志才是頗大的垢病。

許多人嫌棄的生田斗真非主角之材,雖然過於誇大也的確有因可循。主要在於配角的演出實在過於扎實和搶眼,一如伊勢谷友介寺島忍石橋蓮司大楠道代等都感受的出細膩、雄厚且震攝人心的演技。如此一長一消讓怎麼努力的新秀生田斗真也無法一日百進,所以只要有點眼尖的觀眾便會察覺些許落差。

對我而言,自殺為結果才是太宰治創作的部分想像,而並非「出生在這世上,我很抱歉」這樣強調反求諸己的光明積極自省態度,而電影版最大的”特色”便是以這些觀點和方式來傳達原作,這樣一部水準之作的喜好就存在每個人各自的心中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