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SP帶來了新一版本的砂之器,松本清張的經典再一次被重新表現。
又到事後諸葛的時間,本季日劇最佳《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外,最引我迴響便是這部2011新版的《砂之器》。
雖然看過些許松本清張的日劇,對於所謂社會派和開啟日本小說革命甚至影響現今本格派的種種,實是遠遠的知識不足、抓不著要點的看著。不過拜喜愛日系小說女友所賜,看了東野圭吾、宮部美幸、伊阪幸太郎開啟了推理之旅,煞時無法自拔的又找了橫溝正史、桐野夏生、江互川亂步、京極夏彥等比較知名的作家來腦補,不過對於《謎詭》這樣日系推理世界的了解還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觀後數日又心癢欲吐,所以就只在211特別篇版與2004年日劇版來說些感想。
回到昭和三十年代
似乎在映畫版白夜行這樣的完全復古以近原作手法讓觀眾記憶猶新的同時,砂之器也藉此把改編帶回1961年那個更接近原作真實的日本戰後景象。拜新科技所賜,不論在場景、衣著、語言和整個時代潮流和精神都有極為細膩的重現。
主角的變更
2004年版為人所稱道即是和賀英良(中居正廣)與成瀨麻美(松雪泰子)無暇付出的愛情為主軸造成了極大的收視成功,在本作乍看似是完全失色,不儘年幼時與父親流浪奔逃隻字未提,和賀英良身為交響樂指揮家創作出來的《寂滅》走到《永遠》曲目的掙扎心境轉變過程,也沒有清楚交帶小時候背景造成的影響,說是錯誤不如說是刻意削弱影迷們對2004年版本的強烈印象,以創造出這次完全以不同人稱角度來敘事的新版砂之器。
在全盤忽略或說故意刪減宿命角色和賀英良下,總製作人五十嵐文郎是製作過松本清張《點與線》《夜光的階梯》、天野節子《冰之華》、加上警探推理劇為主的制作人藤本一彦,這次理所當然的以警探偵查推理為元素角度來敘事。而表現完全轉移到吉村弘(玉木宏)和今西榮太郎(小林薰)的偵查看點為何?因為回到昭和30年代的犯罪案,缺少科學科技的犯罪精細檢驗,大多的人證物證都浮浮搖搖無法確切時就須要大量的多方面取證比對以免三人成虎的疏失遺落而誤判,今西奔波東北龜田和龜嵩的Kameda方言部分、吉村延著鐵道尋找犯案剪成細碎雪花片的血衣部分、今西狂奔回到戲院只為早一點再次確認線索的照片,這樣一步一腳印的把犯案線索以汗血慢慢拼湊成和賀英良的內心,「警探辦案尋找線索是用腳走出來」這點在2004年版並不是未表現,而是大大薄弱失去松本清張跟森村誠一作品中的草根警探精神和舊時代的人心美德,是松本清張社會派「嚴肅態度、社會批判、描寫人性」對當時本格派的對立和批判,沒想到來到2011年這樣混亂的享樂浪費虛無新時代竟又是一種大大的諷刺和借鏡。
仍有的瑕疵
不過缺乏和賀英良的部分讓整體有嚴重的問題,首先是過去的逃亡理由過於薄弱而無法串起整個三木殺人事件的開頭,這也是原作極重要的提點。面對過去而擔心被三木揭發而失去現有社會身份和階級在過去甚至現代的時代都非常的切要有真實感,這份恐懼而強下殺手的背後理由卻無端被「那個孩子逃跑了,聽說是去找生病住院的父親」這樣無說服力的理由淡描了。除了時間不夠無法在編劇上充分表現幼時被外界壓迫形成的逃亡生命外,在吉村一開始對和賀的直覺這樣的破題道出真兇雖然與原作類似,卻也無清楚交代吉村是否有音樂背景,只是以自身小時候經歷過戰爭災害,這樣經驗的「第六感」來看穿和賀眼神是與其有相同過去這樣來判定也太不符合身為刑警一切追求真相的本作原責,看到一半兩兩比其時而謹慎追查時而恍入神通的樣子著實矛盾而感到好笑。
長達6分鐘的交響樂《永遠》曲目演奏精彩是自過去74年版把天才實驗前衛音樂家轉變成古典交響樂新秀的標準再延伸,長時間的曲目不間斷配上和賀英良(佐佐木藏之介)的過去閃現交帶了部分整體時間不夠的年幼時期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